“南京大屠杀”在英语中为什么称为 Rape of Nanking?(外一篇)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分享海量语言学术资源
来源编辑:阿则外英语笔记、外研社公众号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分享请转发⭐
原创 阿则外
12 月 13 日的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中的 30 多万死难者。
在英语中,南京大屠杀称为 Nanjing Massacre,或者按照旧时的拼写称为Nanking Massacre,但是,有时也会写成 The Rape of Nanking。
1990年代,有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实图书,作者是美籍华人张纯如,在欧美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书名就是 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
如果望文生义,会认为 Rape 这个说法是在谴责,当年的日本侵略者、在屠杀平民和战俘以外、所犯下的大规模性犯罪。
事实上,在英语中,Rape 除了指“强奸”,还可以用来指“屠城劫掠”的行为,在 The Rape of Nanking 中的用法、就是后一种含义。
英语中的Rape,来源于古罗马的拉丁语Rapere。原来的本义,相当于今天英语中的Seize,指的是:抓住、强行夺取。
在古罗马时,女性在法律上的权利非常有限,被视为家庭或家族中男性的财产。在当时的法律中,“强奸”这种罪行,强调的不是对女性人身的侵犯,而是主要视作对男性财产的抢夺和损毁。
在古罗马建城的历史传说中,就有一个故事,称为 The Rape of the Sabine Women,经常翻译成“抢夺萨平妇女”。
据说,罗马城由兄弟两人建立,最先来到城中的居民,很多都是逃犯凶徒,几乎全是男性。
为了娶妻成家,罗马人假意宴请附近的萨平人前来,席间拿出刀枪,把萨平人的女性成员劫持到城中。
自文艺复兴以来,这个传说一度是欧洲美术史上的重要题材,很多油画和雕塑都曾描述刻画这个故事。
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Rape这个词语,被使用罗曼语系(Romance languages)的各国采纳;在中世纪时,通过古代法语,进入了英语词汇。
从中世纪到现代早期,Rape经常用来指“劫掠、破坏”的行为。今天的一些英语词典,还保留有相关的释义,把 Rape 解释为:
An outrageous violation 骇人听闻的侵犯;
The act of destroying or spoiling an area in a way that seems unnecessary 在战争中,对某个地区的超出必要限度的劫掠破坏;
这种含义的 Rape,受事者通常是地区、城市,而不是人员,例如:
The rape of the city by the invaders 入侵的军队对这座城市进行的大肆屠杀和破坏。
在今天的日常语言中,Rape的这种“劫掠、破坏”含义,已经很少使用;收录有这种含义的词典,通常也会标注为Literary、文言用法、或Archaic、古代用法。
在提到古罗马的历史传说时,今天也经常用Abduction劫持来替代过去的Rape,以更准确地描述这一事件的性质。
但是,在英语中,有几个常见的词语,和Rape的来源相同,都是拉丁语中的Rapere(夺取、抢夺)。
一个是 Rapacious,经常宽泛地翻译成“贪婪”,但确切含义是,惯于侵夺别人的财产。Rapacious这个词,经常用来形容历史上君主、贵族、地主、资本家的聚敛、剥削行为。
另一个相关词语是 Raptor,指猛禽,也就是,以捕捉其它动物为食的大型鸟类;同时也指远古的一种小型的食肉恐龙。NBA有一支球队,就是以Raptors命名,中文称为“猛龙队”。
此外,用来指“入迷、全神贯注;表现出极大的专注、热情、喜悦”的Rapture,也是源于拉丁语的Seize含义,比喻人的注意力、如同被某件事完全抓住,例如:
They listened with rapture to her singing. 他们全神贯注地听她唱歌,沉醉在其中。
The last minute goal sent the fans into raptures. 看到临近终场的进球,球迷们欣喜若狂。
需要注意的是,英语中的 Rape,除了指强奸这种行为,还可以指油菜花这种植物,也称为 Rapeseed 或 Oilseed rape。
这两个 Rape,尽管词形拼写相同、而且读音也相同,但从来源和含义上没有任何关联,是相互独立的两个 Homonyms 同音同形词语。
表示油菜花的 Rape,也是来源于拉丁语,但是是源于另一个词根Rapum,是个名词,指油菜花以及同类的植物,和 Rapere 这个动词没有任何关系。
外一篇:
她将“南京大屠杀”译为The Rape of Nanking
作者:阿研 来源:外研社 微信公众号
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7年南京沦陷,日军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死难者总数超过30万。
然而,比灾难本身更让人痛心的是施暴者的冷漠和淡忘。遇难同胞及其家属从未得到在日本公开、正式的道歉。而西方世界对其的认知度也远低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尽管二者的性质、程度都高度相近。
在众多为南京大屠杀发声者中,有一位叫张纯如的美国华裔女作家,用英语书写了一本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弥补了英文世界里无人记录的空缺,也让世界重新审视当年的灾难。
然而,残酷史实与骚扰报复让这位“女战士”精神崩溃,最终饮弹身亡。斯人已逝,但她的名字不该被忘记,她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钟灵毓秀 有女如纯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一个受人尊敬的华人家庭里。她的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父母均为高级知识分子。
幼年张纯如(右一)与家人的合照
尽管出生在异国他乡,张纯如的父母希望炎黄子孙的身份能成为张纯如的生命烙印。“纯如”一名便取自《论语》,意为“纯正和谐”,代表了中国人身上最高尚美好的精神品质。
从幼,张纯如的父母就常常向她讲述大洋彼岸祖国的故事。这些童年记忆像种子一样扎根在她的心里,待日后契机出现,便会生长发芽。
性格沉静的张纯如对写作很感兴趣。她大学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写作硕士学位,其间还曾在美国联合通讯社和《芝加哥论坛报》担任记者。
学生时代的张纯如,纯净,明媚
1994年12月,张纯如参加了加州库比蒂诺举行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会议,并见到了许多日军残害南京百姓的照片。尽管这些照片是黑白的,遇害者的鲜血和他们脸上痛苦扭曲的表情仍然叫人触目惊心。
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情,为何知者寥寥?绝望、愤怒的同时,张纯如的良知和她生命深处的文化基因都让她感到义不容辞,必须要站出来为遇害的同胞发声。
她决定为他们写一本书。这就是《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的缘起。
著书立言 一鸣惊人
在此书的前言部分,张纯如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看到南京大屠杀的心路历程,其中有一段发人深省:
I was suddenly in a panic that this terrifying disrespect for death and dying, this reversion in human social evolution, would be reduced to a footnote of history, treated like a harmless glitch in a computer program that might or might not again cause a problem, unless someone forced the world to remember it.
这种对待死亡及其过程的残忍和蔑视,这种人类社会的巨大倒退,将会被贬抑为没有价值的历史插曲,或者电脑程序中无足轻重的小差错,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再次引起任何问题。除非有人促使世界记住这段历史,否则悲剧随时可能重演。心念至此,我突然陷入巨大的恐慌。
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张纯如广泛收集中、日、德和英等国家的文字资料,深入挖掘当年在场者留下的证据,如私人日记、书信、政策文件,其中就包括珍贵的《拉贝日记》和《魏特琳日记》。这两本日记正如《安妮日记》一样,详细忠实地记录了南京城当日的惨状,直到现在,仍是关于南京大屠杀最具说服力的一手历史材料。
除此以外,张纯如多次亲临现场,在南京四处走访探寻,拜访幸存者及其家属;也曾致信日本二战老兵、梳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严谨地查证每一个历史细节。
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左二)合影
左一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副馆长段月萍
在巨大的工作强度之下,1997年12月,张纯如用英文写成并出版了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
张纯如的英文著作
“南京大屠杀”一般的翻译是Nanjing Massacre。massacre意为“大规模屠杀”,如Manila Massacre(马尼拉大屠杀)。
但张纯如将“南京大屠杀”译为The Rape of Nanking。较之massacre,rape的含义更丰富,且更具文学色彩和情感力量。rape不仅表示“强奸”,还指“肆意妄为的破坏、蹂躏”。
rape (of something)
(literary) the act of destroying an area or damaging its beauty in a way that seems unnecessary
以不必要的方式摧毁一个地区或毁坏它的美好
南京,曾是风姿绰约、热情秀美的江南古城,却遭到无耻欺凌和践踏。The Rape of Nanking,传递了一种极强的痛心忿恨之情。
斯人已逝 念念不忘
The Rape of Nanking出版后,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轰动,一个月内就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
然而对于张纯如来说,这也是她人生悲剧的开始。
由于该书的发行侵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张纯如不断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不得不一直更换电话号码。再加上常年接触残酷史实,在精神高压下,她不久便患上了抑郁症,所承受的磨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尽管她曾坚强地抵抗病魔,并已经着手撰写另一本关于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在菲律宾受日军虐待的书,但她最终还是崩溃了。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把车停在一段公路旁,在车内开枪自杀,离开了她深深牵挂的亲人和朋友。
在遗书中,她痛苦地写道:
Each breath is becoming difficult for me to take——the anxiety can be compared to drowning in an open sea. I know that my actions will transfer some of this pain to others, indeed those who love me the most. Please forgive me.
每一次呼吸对我来说都是那么艰难——就像溺死在海里一样。我知道我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尤其是那些深爱我的人们。请原谅我。
为南京大屠杀发声者,最终也成为了那场灾难的受害者。
这或许也意味着,六十多年过去了,那场浩劫造成的伤害从未停止。直到今天,由于施暴者的篡改历史和不知悔改,南京大屠杀仍然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难以抹平之殇。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的张纯如铜像
虽然英年早逝,张纯如勇敢、坚毅的一生还是深深打动了人们。她的事迹被多次拍成电影、纪录片,关于她的传记也都在国际社会中广泛传播。
正如纪录片电影《张纯如》的导演比尔·斯巴菲克所说的那样:
“我们的电影通过一个勇敢的年轻女性的眼睛,见证了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见证张纯如所曾经见到的情形,并近距离了解她在探索这个黑暗旅程时的内心感受。我们拍摄这部影片,是为了提醒我们,在这个社会脆弱的文明装饰之下还掩藏着更黑暗的丑恶,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不幸就会继续发生。”
中国是自古以来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正因此,我们才对非人道的杀戮怀有不可遗忘的责任。
谨以此文纪念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同胞和张纯如女士。同时,也向千千万万个像张纯如一样愿意记录并铭记南京大屠杀的人们致敬。
实习生:蒲佳易 编辑:小妖子
外研社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研习君
扫码享限时特惠!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友情推荐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发现更多语言学好书!
正版包邮!出版社直供,扫码查看详情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4.96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与
跨文化传播学研习者关注本公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